發(fā)布時間:2023-05-06 09:39 來源:融媒體中心 作者:融媒體中心 瀏覽次數(shù):4645
炎炎夏日,我們要面臨暑熱的考驗。多變的氣候、濕熱的空氣為病菌滋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人體的消耗增加使抵抗力減弱,季節(jié)性疾病也隨之上身。多加防范,便可省卻煩惱。為此,我們給您夏季防病支招,夏季不僅溫度高,濕度也較大,是腸道傳染病和皮膚病發(fā)病的高峰期,因此,我們在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的同時,更應注意夏季多發(fā)疾病的預防和保健。
1、感冒
熱流汗使我們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一般人的胃口都比較差,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yǎng)及時補充,人體的抵抗力就會隨之下降,很易感冒。 另外,一些人為了貪圖涼爽,在熱得滿頭大汗時喜歡用冷水沖頭或洗冷水澡;睡覺時對著電扇吹個不停;房間里長時間開著空調,導致室內外溫差較大,這些都可以引起夏季感冒的發(fā)生。 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2、細菌性痢疾
腸道疾病是夏季的高發(fā)病,而細菌性痢疾是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它除了與蒼蠅繁殖活動有關外,還和天熱人們喜歡吃生冷食品引起腸胃功能紊亂有關。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xiàn)舌苔白膩等癥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3、食物中毒
每年夏季,特別是的七八月份都是食物中毒的高發(fā)期,今年各地出現(xiàn)的食物中毒事件更是引起了廣泛關注。夏季發(fā)生的食物中毒中,細菌性食物中毒比較多。這主要是因為氣候炎熱,細菌易繁殖,人們吃進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就很容易發(fā)病。引發(fā)食物中毒的病菌有很多,如大腸桿菌、弧菌等。
4、皮膚病
夏季由于天氣潮熱,有利于各種真菌、細菌的繁殖生長,加之夏季人們容易出汗,皮膚易潮濕,如不及時擦凈和保持干燥,真菌便會侵害我們的皮膚,引起皮膚癬病,且與人體的抵抗力有較密切的關系。從中醫(yī)理論講,夏季是陽氣最旺的時節(jié),養(yǎng)生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以提高人體抵抗力,可以通過體育鍛煉來活動筋骨,調暢氣血,養(yǎng)護陽氣。宜選擇比較柔和的傳統(tǒng)健身項目,如八段錦。八段錦功法能改善神經體液調節(jié)機能和加強血液循環(huán),對神經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及運動器官都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八段錦包括八節(jié)連貫的健身法,這八式動作分別是: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理脾胃需單舉;五勞七傷往后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后七顛百病消。由于八段錦動作簡單,易學易練。八段錦功能柔筋健骨、養(yǎng)氣壯力,可以行氣活血、協(xié)調五臟六腑功能,男女老幼皆可鍛煉。
來源:師宗縣中醫(y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