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07-22 10:42 來源:師宗縣融媒體中心 瀏覽次數(shù):4254
帶著激情、裹著黨員勇于擔當?shù)木瘛⒔處煒酚诜瞰I的品格,2019年7月,從事了十二年教學部門負責人的欒增能被選派到距離師宗縣城98公里的高良鄉(xiāng)科白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成為了高良鄉(xiāng)科白村脫貧攻堅戰(zhàn)線的一名戰(zhàn)斗員。
為了“把脈問診”,確定扶貧富民之策,欒增能踏遍了科白村的角角落落。為了更接地氣的做好群眾工作,更好的宣傳黨的惠民政策,欒增能把自己完全變成了“村里人”,和村民成了無話不談的親戚朋友。
科白村屬典型的貧困村,下轄8個村民小組,貧困發(fā)生率42%,20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因病致貧者有之、因殘致貧者有之、因學致貧者有之、孤寡老人者有之、缺技術致貧者有之……面對紛繁復雜的群眾工作、繁瑣眾多的表格、繁重的脫貧成效考核等一系列任務,欒增能“兩眼一抹黑”,內心非常焦慮。但是他時刻提醒自己、鼓勵自己,“既然組織選派我,扶貧工作即使再難也必須做好”。
科白村委會上納老村坐落著一戶人家,一家6口人,住房是政府兜底建房,戶主楊正成49歲,2018年在外省務工因車禍致全身癱瘓,家有4個孩子,大女兒已出嫁,二女兒因家貧輟學在家,老三和老四都在上小學,全家人的生活就靠42歲的妻子王蘭英艱難維持著。盡管王蘭英很樂觀、也很健談,但怎么也掩蓋不住一家人臉上的菜色和家境的窘迫。
得知該家的情況后,欒增能及時與工作隊員、村委會干部商議,積極向縣民政部門爭取扶持政策,通過納入低保和安置公益性崗位,有效解決了這家人的生活困境。欒增能還發(fā)揮專業(yè)特長,一個人帶著工具,主動為這戶人家重新排布室內電線,徹底消除了用電安全隱患。欒增能的悉心付出和熱心幫扶,讓楊正成一家非常感動,二女兒在他的勸說之下也返校繼續(xù)上學。
從對過上好日子不敢信、不敢想、不敢干,到現(xiàn)在群眾對未來信心滿滿,致富決心大、干事勁頭足,除精準的幫扶舉措之外,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因為堅持走脫貧攻堅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之路,讓貧困群眾不僅從物質貧困中“走出來”,更從精神貧困中“站起來”。
欒增能深知,要讓群眾真正擺脫貧困,日子越過越好,就要改變“輸血”式扶貧方式,增加貧困群眾“造血”功能,必須著力解決好貧困群眾持續(xù)性收入問題。結合科白村的氣候條件和出門無三分平的地貌特征,欒增能擬寫了數(shù)稿關于科白村發(fā)展熱區(qū)水果種植論證報告,通過多種形式會議商議表決,論證了科白村適合發(fā)展無核沃柑種植。
在當?shù)攸h委、政府的領導和幫助下,2020年科白村村民129戶人家種植了966.1畝62800株無核沃柑,到2022年可開始掛果產生經濟效益,平均每株無核沃柑樹能給農戶帶來200元的凈利潤,全村農戶每年可以增收1256萬元。在欒增能的啟發(fā)下,村民們從靠進入深山徒手捕捉野蜂來釀蜜,開始了規(guī)?;瘜I(yè)養(yǎng)殖蜜蜂,帶動大家向更廣闊的市場行銷更高溢價的蜂蜜特產。
“欒書記來我家坐坐,欒書記我家今年沃柑掛果了,每當看到群眾臉上樸實的笑容、聽到情切的問候,自己內心感到無比的欣慰,這是對我駐村工作的一種肯定和認可……”欒增能說道。
對于欒增能來說,駐村第一書記不是一個光鮮亮麗的稱呼,而是一副沉甸甸的責任擔子。為了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脫貧攻堅滿意答卷,欒增能懷著對黨的忠誠之心、對人民的責任之心,踐行共產黨人的光榮使命,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爭做“主心骨”、甘為“引路人”。
欒增能:“通過這幾年開展的脫貧攻堅工作,科白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我們堅信在黨和人民政府的帶領下,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日子會更加美好……”
欒增能和工作隊員長期堅守脫貧攻堅一線,與科白村干部群眾萬眾一心、齊力攻堅。如今的科白村,貧困發(fā)生率從42%降至0.57%,建檔立卡戶從202戶871人,到現(xiàn)在的1戶5人,從2018年建檔立卡戶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到現(xiàn)在人均年收入超過5000元,通過欒增能及工作隊員艱辛的努力和不懈的奮斗,帶來了科白村的大變樣,真正實現(xiàn)了景美、民富、人和。
(作者:劉小永 趙文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