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督索引號53032305047001000
師宗縣應急管理局2019年度部門決算
目錄
第一部分 師宗縣應急管理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1、 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2、 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3、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4、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1、 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2、 國有資產占有情況
3、 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4、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1) 項目支出績效自評/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表)
(2) 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3) 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5、 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6、 相關口徑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師宗縣應急管理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1、負責應急管理工作,指導各部門應對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fā)事件和綜合減災救災工作。負責安全生產綜合監(jiān)督管理和工礦商貿行業(yè)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工作(煤礦除外,下同)。
2、擬訂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等有關政策,組織編制全縣應急體系建設、安全生產和綜合減災規(guī)劃,組織制定部門規(guī)范性文件、規(guī)程和標準并監(jiān)督實施。
3、指導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事故災難和自然災害分級應對制度,組織編制縣級總體應急預案和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預案,綜合協(xié)調應急預案銜接工作,組織開展預案演練,推動應急重點工程和應急避難設施建設。
4、負責應急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建立,負責信息傳輸渠道的規(guī)劃和布局,組織協(xié)調建立監(jiān)測預警和災情報告制度,健全自然災害信息資源獲取和共享機制,依法統(tǒng)一發(fā)布災情。
5、組織指導協(xié)調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fā)事件應急救援,承擔縣級應對重大災害指揮部工作,綜合研判突發(fā)事件發(fā)展態(tài)勢并提出應對建議,協(xié)助縣委、縣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重大災害應急處置工作。
6、統(tǒng)一協(xié)調指揮各類應急專業(yè)隊伍,建立應急協(xié)調聯動機制,推進指揮平臺對接,銜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7、統(tǒng)籌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負責消防、森林和草原火災撲救、抗洪搶險、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等應急救援隊伍和安全生產專業(yè)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及應急處置,指導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及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及應急處置。
8、指導城鎮(zhèn)、農村、森林、草原消防工作規(guī)劃編制并推進落實。
9、指導協(xié)調森林和草原火災、水旱災害、地震和地質災害等防治工作,負責自然災害綜合監(jiān)測預警工作,指導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工作。
10、組織協(xié)調災害救助工作,組織指導災情核查、損失評估、救災捐贈工作,管理、分配救災款物并監(jiān)督使用。
11、依法行使安全生產綜合監(jiān)督管理職權,指導協(xié)調、監(jiān)督檢查縣政府有關部門和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政府安全生產工作,組織實施安全生產督查、考核工作。
12、按照分級、屬地原則,依法監(jiān)督檢查工礦商貿生產經營單位貫徹執(zhí)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情況及其安全生產條件和有關設備(特種設備除外)、材料、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負責監(jiān)督管理工礦商貿行業(yè)縣屬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依法組織并指導監(jiān)督實施安全生產準入制度。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綜合工作和煙花爆竹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工作。
13、負責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經營、規(guī)模以上工貿行業(yè)安全生產執(zhí)法監(jiān)察工作,依法監(jiān)督檢查有關行業(yè)生產經營單位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情況。依法組織指導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監(jiān)督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落實情況。組織協(xié)調開展自然災害類突發(fā)事件的調查評估工作。
14、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要求部署,開展應急管理方面的區(qū)域交流與合作。
15、制定應急物資儲備和應急救援裝備規(guī)劃并組織實施,會同師宗縣發(fā)展和改革局等部門建立健全應急物資信息平臺和調撥制度,在救災時統(tǒng)一調度。
16、負責協(xié)調指導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組織指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的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和信息化建設工作。負責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經營、規(guī)模以上工貿行業(yè)領域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
17、完成曲靖市應急管理局、縣委和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18、有關職責分工。
(1)與師宗縣自然資源局、師宗縣水務局、師宗縣林業(yè)和草原局等部門在自然災害防救方面的職責分工。
①師宗縣應急管理局負責組織編制縣級總體應急預案和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預案,綜合協(xié)調應急預案銜接工作,組織開展預案演練。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指導自然災害類應急救援;組織協(xié)調相關災害應急救援工作,并按權限作出決定;承擔縣級應對重大災害指揮部工作,協(xié)助縣委、縣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重大災害應急處置工作。組織編制綜合減災規(guī)劃,指導協(xié)調有關部門做好森林和草原火災、水旱災害、地震和地質災害等防治工作;會同師宗縣自然資源局、師宗縣水務局、師宗縣林業(yè)和草原局、師宗縣氣象局等有關部門建立統(tǒng)一的應急管理信息平臺,建立監(jiān)測預警和災情報告制度,健全自然災害信息資源獲取和共享機制,依法統(tǒng)一發(fā)布災情。開展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jiān)測預警,指導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發(fā)布森林和草原火險、火災信息。
②師宗縣自然資源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和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負責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guī)劃相關要求,組織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guī)劃和防護標準并指導實施;組織指導協(xié)調和監(jiān)督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及隱患的普查、詳查、排查;指導開展群測群防、專業(yè)監(jiān)測、預報預警和災情報告等工作,指導開展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擔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技術支撐工作。
③師宗縣水務局負責水旱災害防治和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負責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guī)劃相關要求,組織編制水旱災害防治規(guī)劃和防護標準并指導實施;承擔水情旱情監(jiān)測預警,組織編制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的防御洪水抗御旱災調度和應急水量調度方案,按程序報批并組織實施;承擔水旱災害防御洪水應急搶險的技術支撐工作;承擔臺風防御期間重要水工程調度工作。
④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負責落實師宗縣應急指揮機構以及師宗縣水務局防汛抗旱的有關要求,執(zhí)行師宗縣應急指揮機構指令。
⑤師宗縣林業(yè)和草原局負責森林、草原火災防治和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負責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guī)劃相關要求,組織編制森林和草原火災防治規(guī)劃和防護標準并指導實施;指導開展防火巡護、火源管理、火點火情處置、防火設施建設等工作。組織指導國有和集體林場林區(qū)和草原開展防火宣傳教育、監(jiān)測預警、督促檢查等工作。
⑥必要時,師宗縣自然資源局、師宗縣水務局、師宗縣林業(yè)和草原局等部門可以提請師宗縣應急管理局,以師宗縣應急指揮機構名義部署相關防治工作。
(2)與師宗縣發(fā)展和改革局在救災物資儲備方面的職責分工。
①師宗縣應急管理局負責提出救災物資的儲備需求和動用決策,組織編制救災物資儲備規(guī)劃、品種目錄和標準,會同師宗縣發(fā)展和改革局等部門制定年度購置計劃,根據需要下達動用指令。
②師宗縣發(fā)展和改革局根據縣級救災物資儲備規(guī)劃、品種目錄和標準、年度購置計劃,負責救災物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根據師宗縣應急管理局的動用指令按程序組織調出。
(二)2019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1、扎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h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先后7次召開全縣性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對各階段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并堅持將安全生產工作列為全縣的重點工作,與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縣安委會重點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狀,將全年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重點行業(yè)管理部門,層層分解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同時,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帶隊深入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各行業(yè)領域開展安全生產督查檢查??h安委會辦公室、縣自然災害應急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充分發(fā)揮指導協(xié)調、監(jiān)督檢查作用,督促指導各級各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jiān)管職責,全力抓好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各項工作,全縣上下狠抓安全生產工作的思想認識更加統(tǒng)一,組織領導更加強化,措施手段更加有力。
2、扎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一是充分利用安全生產大檢查長效機制管理系統(tǒng)平臺,督促企業(yè)每月至少開展一次自檢自查并上網填報,嚴格督促企業(yè)落實隱患整改、復查、驗收、銷號等環(huán)節(jié)的責任。二是全縣各級各部門按照國家、省、市、縣關于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要求,開展了系列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及專項治理行動,并建立了隱患臺賬。1-11,全縣各行業(yè)領域共排查隱患22547條,整改22174條,整改率達98.7%。三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市級安全生產專家?guī)鞂<覍?/span>13戶?;髽I(yè)、9戶工貿企業(yè)進行隱患排查,共查出隱患323條,下達整改指令書20份。
3、扎實推進安全工程三年行動。按照省、市、縣相關要求,重點在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等行業(yè)領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煤礦方面,按要求開展以瓦斯和水害防治為主的隱蔽致災因素普查。非煤礦山方面,按要求已完成7座“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試點礦山任務。危險化學品方面,督促師宗縣宏安乙炔廠在原址完成升級改造工作;取締、關閉非法儲存柴油企業(yè)10戶,查封柴油2噸;完成5個重點?;に嚻髽I(yè)和6個重大危險源自動化控制和安全儀表系統(tǒng)改造升級工作;指導督促5戶企業(yè)完成標準化換證工作。工貿方面,持續(xù)開展清理整治無證無照經營專項執(zhí)法行動,督促6戶企業(yè)完善安全“三同時”手續(xù)。交通運輸方面,截至目前,全縣班線客運安全閉環(huán)管理系統(tǒng)、包車客運安全閉環(huán)管理系統(tǒng)、危險貨物運輸電子運單閉環(huán)管理系統(tǒng)的應用覆蓋率達到100%;全縣242輛“兩客一危”營運車輛完成“五小工程”;全縣110個行政村(社區(qū))建立了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兩站”、“兩員”,完成了42艘客渡船和5道渡口標準化改造。建筑施工和城鎮(zhèn)燃氣方面,目前全縣共有在建項目40個,建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3個,正督促其余工地按照標準化工地進行建設。旅游方面,全縣7家旅行社企業(yè)全部設立了安全管理機構,明確了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3家a級旅游景區(qū)明確了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實行游客最大承載量管理。
4、強化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一是強化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成立師宗縣綜合應急救援大隊,大隊長由縣應急管理局局長兼任,下設三支應急救援中隊,分別為縣綜合應急救援大隊消防救援中隊,由縣消防救援大隊管理,主要承擔重大災害事故和其他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工作;縣綜合應急救援大隊礦山救護中隊,目前共有35人,由縣煤炭事物服務中心管理,主要負責處理礦山災害事故和搶救礦山遇險遇難人員等工作;縣綜合應急救援大隊綜合應急救援中隊,人員規(guī)模為40人,實有22人(整合林業(yè)和草原專業(yè)撲火隊12人),由縣應急管理局管理,主要承擔綜合性應急救援任務,包括林業(yè)和草原火災撲救、抗洪搶險、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安全生產專業(yè)應急救援等突發(fā)事件的搶險救援工作。二是加大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力度。為進一步整合相關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在市應急指揮中心成立后,及時將縣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職能職責連人帶編一并劃轉到縣應急管理局;從縣煤炭事物服務中心調整了80㎡的辦公用房,作為師宗縣應急管理局指揮中心兼視頻會議室。三是強化應急值守。師宗縣應急管理局指揮中心從9月1日開始嚴格執(zhí)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堅決杜絕將值班電話呼叫轉移等現象發(fā)生。四是加強“三位一體”應急體系建設。將防災減災、應急救援、安全生產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
5、深入推進應急管理改革工作。根據《師宗縣深化機構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新組建的應急管理局需整合9個部門及四個指揮部(委員會)的應急救援職能職責。目前已順利完成原安監(jiān)局、縣地震局和縣政府的應急管理辦公室整合重組工作;并積極與林業(yè)和草原局、民政局、水務等部門溝通協(xié)調,于8月初整合了由原林業(yè)和草原局管理的林業(yè)和草原專業(yè)撲火隊人員;縣應急管理局、發(fā)改局、民政局整改溝通職能職責移交相關事宜。
6、扎實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培訓。以“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筑生命安全防線”、“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和 “防風險、保安全、迎大慶”、“增強城鄉(xiāng)韌性 提高防災水平”等為主題,開展了防災減災、“安全生產月”、“11.6云南省防震減災日”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一是組織開展主題宣講暨警示教育活動。邀請省安監(jiān)局原副局長白光福同志以“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為主題開展宣講活動,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各安委會成員單位及部分企業(yè)相關人員共計500余人參加了宣講活動,之后觀看了《生產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盤點(2019)版》警示教育片。二是開展“安康杯”知識競賽活動。組織全縣58家單位121人參加“安康杯”知識競賽,采取現場閱卷方式,對36名成績優(yōu)異者頒發(fā)了榮譽證書。三是開展宣傳咨詢活動。組織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縣安委會成員單位開展安全生產和防震減災宣傳咨詢活動12場(次),設立宣傳咨詢臺116個,懸掛宣傳橫幅110條,設立展板320塊,發(fā)放宣傳資料11200余份。四是督促指導企業(yè)開展應急救援演練。以“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督促指導各相關企業(yè)開展應急救援演練27場(次),參演人數達 995 人。于11月28日組織開展了曲靖市師宗縣危險化學品事故綜合應急救援演練。五是認真組織系列教育培訓。督促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工貿等企業(yè)組織三項崗位人員參加市安全生產協(xié)會組織的安全資質培(復)訓,督促企業(yè)從業(yè)人員進行全員培訓。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師宗縣應急管理局2019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行政單位1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yè)單位0個,其他事業(yè)單位0個。即:師宗縣應急管理局。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師宗縣應急管理局2019年末實有人員編制40人。其中:行政編制10人(含行政工勤編制1人),事業(yè)編制30人(含參公管理事業(yè)編制0人);實有行政人員12人(含行政工勤人員1人),實有事業(yè)人員25人(含參公管理事業(yè)人員0人)。其他人員42人,主要是單位聘用的師宗縣綜合應急救援中隊40人,師宗縣應急管理局公益性崗位2人。離退休人員1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1人。實有車輛編制3輛,在編實有車輛3輛。
單位人員情況表
單位:人
單位在職人員總數 | 37 |
其中: 行政在職人數 | 12 |
事業(yè)在職人數 | 25 |
行政退休人員人數 | 1 |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師宗縣應急管理局2019年度收入合計663.1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625.98萬元,占總收入的94.4%;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事業(yè)收入0萬元(含教育收費0萬元),占總收入的0%;經營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其他收入37.12萬元,占總收入的5.6%。,與上年對比增加166.2萬元,增長33.4%,主要原因是2019年4月我單位因機構改革,成立師宗縣應急管理局,師宗縣地震局、師宗縣應急辦人員并入,人員經費增加。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師宗縣應急管理局2019年度支出合計540.44萬元。其中:基本支出501.37萬元,占總支出的92.77%;項目支出39.07萬元,占總支出的7.23%;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萬元,占總支出的0%。與上年對比增加40.96萬元,長8.2%,主要原因是2019年4月我單位因機構改革,成立師宗縣應急管理局,師宗縣地震局、師宗縣應急辦人員并入,導致人員經費支出增加。
(一)基本支出
2019年度用于保障師宗縣應急管理局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501.37萬元。與上年對比增加了25.91萬元,長5.4%,,主要原因是2019年4月我單位因機構改革,成立師宗縣應急管理局,師宗縣地震局、師宗縣應急辦人員并入,單位職能職責并入,導致增加。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419.19萬元,占基本支出的83.61%;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支出82.18萬元,占基本支出的16.39%。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19年度用于保障師宗縣應急管理局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用于專項業(yè)務工作的經費支出39.07萬元。與上年對比增加了15.06萬元,增長62.7%,主要原因是2019年列支前幾年上級補助專項經費。具體項目開支及開展工作情況:
1、省級補助安全隱患專項資金19.07萬元,該筆資金用于開展安全監(jiān)管監(jiān)察工作所產生的費用,師宗縣共10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110個行政村(居委會),有煤礦7戶、非煤礦山44戶,危化生產經營企業(yè)39戶,煙花爆竹批發(fā)企業(yè)2戶、零售經營企業(yè)88戶,炸藥儲存?zhèn)}庫1戶,建筑施工企業(yè)11戶,交通運輸企業(yè)5戶,工貿企業(yè)45戶,有縣級掛牌督辦重大危險源2個。境內生產經營企業(yè)涵蓋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物品、交通(水運)運輸、電力、食藥品加工、煙草、建材、冶金、木材加工等行業(yè)領域,企業(yè)生產工藝紛繁復雜,安全生產管理數量龐大,依靠現有的安全監(jiān)管人員開展全覆蓋安全監(jiān)管不夠全面,只能通過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及隱患排查活動,以企業(yè)自查為主,以部門專項檢查、專家明查暗訪、政府綜合督查為補充,督促企業(yè)嚴格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屬地管理,強化行業(yè)監(jiān)管,才能有效提高安全生產能力,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的發(fā)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執(zhí)法裝備建設配套費20萬元。師宗縣應急管理局直接監(jiān)管行業(yè)領域任務較重,各生產經營企業(yè)基礎薄弱,隱患突出,安全監(jiān)管工作壓力較大,為加強安全監(jiān)管執(zhí)法工作,該筆資金用于購置安全監(jiān)管執(zhí)法終端,防爆便攜粉塵采樣器、便攜式固液分析儀等安全隱患監(jiān)測裝備配備。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師宗縣應急管理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540.44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與上年對比增加43.54萬元,增長8.7%,主要原因是2019年4月我單位因機構改革,成立師宗縣應急管理局,師宗縣地震局、師宗縣應急辦人員并入,導致人員經費支出增加。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社會保障和就業(yè)(類)支出19.86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3.67%。主要用于機關事業(yè)單位養(yǎng)老保險繳費,單位退休人員工資;
2.衛(wèi)生健康(類)支出9.28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72%。主要用于單位職工醫(yī)療保險繳費;
3.住房保障(類)支出30.76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5.69%。主要用于單位職工住房公積金繳費;
4.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類)支出480.5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88.92%。主要用于單位職工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資本性支出。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師宗縣應急管理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6.33萬元,支出決算為6.28萬元,完成預算的99.2%。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萬元,成預算的0%;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為2.5萬元,完成預算的50%;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3.79萬元,完成預算的284.9%。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我單位機構改革,地震局、應急辦職能職責并入,工作任務加重,導致公務接待費超出預算數。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當年財政困難,車輛運行經費部分未劃撥,單位車輛運行經費有部分待下年結算。
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18年減少2.92萬元,下降31.69%。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0萬元,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減少1.5萬元,下降37.54%;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減少1.42元,下降27.18%。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根據中央八項規(guī)定要求以來我單位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嚴格按照省、市、縣相關部門要求將八項規(guī)定精神落實到工作的每個細節(jié),通過盡量減少公務接待,嚴格接待規(guī)格,控制陪餐人數以及號召廣大干部職工節(jié)約等措施,切實將精神落到實處,加大厲行節(jié)約,減少“三公”經費支出。二是當年財政非常困難,財務不足,車輛運行經費部分未劃撥。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萬元,占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2.5萬元,占39.75%;公務接待費支出3.79萬元,占60.25%。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萬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2.5萬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萬元,購置車輛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2.5萬元,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3輛。主要用于開展安全生產執(zhí)法檢查、應急救援、核查災情等日常工作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3.79萬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3.79萬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萬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131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942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安全生產監(jiān)管執(zhí)法檢查,聘請專家到企業(yè)進行隱患排查治理,上級部門到師宗進行安全監(jiān)管監(jiān)察等發(fā)生的接待支出。
國(境)外接待費支出0萬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師宗縣應急管理局2019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82.18萬元,與上年對比增加16.5萬元,主要原因是2019年4月我單位因機構改革,成立師宗縣應急管理局,師宗縣地震局、師宗縣應急辦人員并入,人員增加,單位應對的事務增多,導致運行成本增加。
部門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單位正常運轉的日常辦公經費、水電費、郵電費,維護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等。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師宗縣應急管理局資產總額339.3萬元,其中,流動資產90.2萬元,固定資產249.1萬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萬元,在建工程0萬元,無形資產0萬元,其他資產0萬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增加105.8萬元,其中:流動資產增加0萬元,固定資產增加105.8萬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增加0萬元,在建工程增加0萬元,無形資產增加0萬元,其他資產增加0萬元。處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賬面原值0萬元;處置車輛0輛,賬面原值0萬元;報廢報損資產0項,賬面原值0萬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萬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賬面原值0萬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萬元。
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表 | ||||||||||||||
|
|
|
|
|
| 單位:萬元 | ||||||||
項目 | 行次 | 資產總額 | 流動資產 | 固定資產 | 對外投資/有價證券 | 在建工程 | 無形資產 | 其他資產 | ||||||
小計 | 房屋構筑物 | 車輛 | 單價200萬以上大型設備 | 其他固定資產 | ||||||||||
欄次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合計 | 1 | 339.30 | 90.20 | 249.10 |
| 97.59 |
| 151.51 |
|
|
|
| ||
填報說明:1.資產總額=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對外投資+有價證券+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他資產 |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19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2.02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2.02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萬元。授予中小企業(yè)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表詳見附表(附表9-附表11)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無其他事項情況說明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yè)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guī)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guī)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zhí)法執(zhí)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guī)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是指由地方經濟形成的,且按財政管理體制規(guī)定由地方所有,納入地方預算的財政收入。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包括地方稅收收入、地方部分非稅收入兩部分。地方稅收收入包括兩類來源,一類是根據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規(guī)定劃歸地方稅務局系統(tǒng)征管的項目所形成的稅收收入。另一類是按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規(guī)定劃歸國家稅務總局系統(tǒng)征管,地方政府按比例分享所形成的稅收收入。地方非稅收入在理論上是泛指地方政府及其職能部門通過非稅收入途徑征集的各項資金。在實際應用中,地方一般預算中的非稅收入從其構成內容看,主要包括納入一般預算的地方公共收費、地方國有資產經營收入兩部分。按現行分類,包括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專項收入和其他收入。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是指在劃分事權的基礎上,應由地方承擔的各項支出。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主要包括:地方行政管理費,公檢法支出,部分武警經費,民兵事業(yè)費,地方統(tǒng)籌的基本建設投資,地方企業(yè)技術改造和新產品試制經費,支農支出,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和優(yōu)撫支出,城市維護和建設費,地方文化、教育、衛(wèi)生等各項事業(yè)費,價格補貼支出以及其他支出等。
【結余或結轉】是指財政收入大于財政支出的部分。結轉是指結余中有專項用途、需在下年繼續(xù)安排使用的支出部分。地方財政有結余或結轉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央財政超收中大部分用于補助地方,因超收數額到年底才能較為準確預計,且其使用要嚴格按程序審批,因此有一部分要在年底和結算時才能下達,地方財政當年撥不出去,形成結余或結轉。二是地方財政超收中有一部分資金當年撥不出去,形成結余或結轉。
【部門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是反映政府部門所有收支活動的預算。是政府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政策及其行使職能的需要,由基層預算單位編制,逐步上報、審核、匯總,經財政部門審核,政府同意后報人大審議通過的、全面反映部門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預算。
【政府采購】是指政府機構以及所屬公共部門,為實現政府職能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在財政監(jiān)督下以一定的法定形式,從市場上購買所需要的商品和勞務的行為。在我國主要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團體組織,按政府采購法規(guī)和相關規(guī)定,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法定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政府采購秉承“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通過法定方式和程序,使采購行為得到最大程度的規(guī)范,并達到以規(guī)?;少徆?jié)約財政資金的目的。
【財政轉移支付】是指財政資源(資金)在各級政府間的無償轉移,包括橫向轉移和縱向轉移。財政轉移支付通常可以分為無條件的財政轉移支付(即一般性轉移支付)和有條件的財政轉移支付(即專項撥款)兩種。
【一般性轉移支付】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后,我國逐步建立了以財力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為主的轉移支付制度?,F行財力性轉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轉移支付、民族地區(qū)轉移支付、緩解縣鄉(xiāng)財政困難補助、調整工資轉移支付、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年終結算財力補助等。地方可以按照相關規(guī)定統(tǒng)籌安排和使用上述資金。2009年前稱財力性轉移支付。2009年,財政部修訂政府收支分類科目時改稱一般性轉移支付。
【專項轉移支付】是指上級政府為實現特定的宏觀政策目標,以及對委托下級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務進行補償而設立的專項補助資金。資金接受者需按規(guī)定用途使用資金。
監(jiān)督索引號53032305047001111
附件:
2019年度部門決算表(點擊下載)